還記得剛退伍時出來找工作,一家待了一天就被裁,一家待了一週就被裁。之後接受青輔會職訓局訓練,為期八月,分上下期,但上四個月我就跑出來找工作了,當時在很多看來不智,勸我受滿八個月訓練,而我覺得下四個月師資根本不良而離開,一方面也節省家裡負擔,而同時避開和同事聚餐時拿不出錢的窘境。之後找到第一份工作,而職訓局的同學也個個提前結訓,真的遇到一批混吃拿薪水的師資,少數例外,而在第一家公司待滿一年以上,也真的要感謝父母的堅持,在上班族的時代,第一份工作不待上一年,真的外面不好找工作。

  而也很感謝第一任專案經理,總是把我罵一罵後再教我原理,剩下的自己找書,也就成為之後我把多餘的錢用來買書的習慣,而且原理面的東西也印象深刻,不拘泥學技巧面的部份。本來從不會Windows 95的操作,訓練到最後至少知道怎麼寫Client/Server的架構,中間也結識了一個長期往來的好友。之後再同一家公司接第二個案子,屬進銷存,在帶我的襄理最後選擇轉職到客戶那裡當MIS,這對我一個震撼是,他沒法適應Windows介面的開發,只好屈從維持DOS下開發下的客戶,是被Windows裁汰的人。

  爾後經歷幾家小公司,後來被好友網羅到做mobile banking的公司,這是我第二次轉換技術,從VB轉到Unix/C下開發,原本只以為從學校畢業只有中文打字派上用場後,終於學校學的C語言派上用場,本來公司成立初期一片榮景,瞬間從七十多人砍到三十多人,上至總經理都在搞心機,玩弄派系,這也使得我開始注意到管理,也注意到我和我的好友思維有所不同。直到現在我遇到比我虛長幾歲的上司或同事,都有對老板死忠的傾向,跟對老板是很重要,但對的老板因時序不同也會有所不同定義,這是我近期才領悟的,早期的我會質疑自己不夠忠誠,但內心總是吶喊:為什麼要對老板忠誠。老板不好何必忠誠,好的定義並非是對人好,會罩人而已。

  中間換了幾家,正式轉進Java,第三次轉換技術,還向唐宗漢(現名唐鳳)學了Perl。也見識某一家公司老板給我一個新的啟發:研發組要視專案組為客戶,因為研發組的income來自專案。我記得我買第一本管理書,彼得杜拉克所著[21世紀的管理挑戰]是這個時候買的,之後來到三商,在海巡案日夜通霄的操練,也打好架構師的基礎,而三商也有更險惡的人事鬥爭,對照現在精誠其實不算什麼。可是很意外我從未失算過,對上司的想法作法,也不是拜多看管理書籍或有什麼天資所致,而是台灣企業畢竟同日本一樣,20世紀管理思維,不管三商或是精業,總把人脈、派系的考量凌駕在專業之上,脈絡上是有跡可尋。

  到精業後四個月,被精誠合併,也學會大前研一分析的那一套,精業為何分出精誠,精誠何以反併精業,技術長何以中箭落馬,營運長為何反撲的大架構上的分析,也分析小如專案:富邦、威寶等。像前一篇AQ啟示錄所寫,小強PM就裡面的毛毛蟲,跟著上司的屁屁走,以為PM就是盯著進度表就行(美其名數字管理也);而技術長等如同蜜蜂,死往著有燈光的瓶底,而不往有瓶口的黑暗找出路,跟對老板、業務導向在不同時代不同位置有不同作法。曾有長官好心勸我,自己和技術長職等差太多不宜硬碰,現在看來,他也是有遺傳著對老板死忠的傾向。再一次證明我又對了。

  現在我該繼續支持自己原本的想法嗎?我也類似大前研一的天線雷達,還是要不斷適時調整,原本以為被裁的我,被留任下來而轉向Support性質職務。不同性質就是換位子也要換腦袋,不變的是蒐集、分析、假設、驗證、結論的週而復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m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